日前,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单位联合印发《2025年绍兴市“农险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通过“增品、扩面、提质”三大核心举措,构建“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农险惠民”工程是2025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实施方案在重要农产品保险覆盖扩面、地方特色性险种创新开办、“保险+”服务扎实开展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如水稻保险覆盖率75%以上,生猪保险覆盖率90%以上;市县两级政策性农业保险平均覆盖率超60%,年内新增县级政策性险种6个以上,并加快推动形成“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的差异化保障格局。同时,优化承保理赔流程,推动服务效率与农户满意度双提升。
主粮作物保险是农业安全的基础。我市将全面推广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障水平覆盖农业生产总成本,包括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并通过“整村联保”模式降低小农户参保门槛,破解散户参保难、负担重的痛点。针对优质水稻种植户,试点商业性收入保险,为其提供从成本到收益的全周期保障。
在重要农产品领域,推广落地生猪、能繁母猪、奶牛等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设施大棚、水产养殖、果蔬种植等省级特色险种覆盖面。深化市级叶菜价格指数保险、鱼虾养殖互助保险,并探索畜禽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实现农业风险防控与生态环保有机衔接。针对地方“土特产”,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性特色险种开办、扩面,因地制宜推广茶叶、香榧、杨梅等特色险种,同步支持市县险种申报省级特色项目,以“小险种”撬动“大产业”。
科技赋能方面,无人机、遥感监测、AI识别等技术将融入承保理赔流程,依托“E农险”“浙农直通车”等数字化平台,推动服务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
风险防控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工作目标,我市将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农业农村、气象、金融监管等部门数据,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专家库,构建灾害预警与快速响应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强化合规管理,严打虚假承保、拖赔惜赔等行为,并通过“保险+银行”专员制度,推动政银险担一体化服务,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