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日期:2023-01-03 09:2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作者:周春涌 来源:农民日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近年来,广西贵港市围绕加快建成珠江—西江经济带核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目标,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呈现领域拓宽、水平提高、进程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一产增加值161.71亿元,同比增长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66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3元,同比增长6.1%。通过成功举办2022年广西农业产业发展集体调研现场和农业产业发展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推进会、广西粮食春种现场会,推动社会各界关注贵港农业农村发展。

立足创特色增规模,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贵港市依托优越的农业资源,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组建乡村振兴、中草药、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稻虾综合种养等8个工作专班,培育壮大生猪、中药材、富硒小龙虾等特色优势产业,有效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夯实基础。202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52.63万亩,总产量148.3万吨,夏粮单产排广西首位;累计创建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44个,88家企业108个产品获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推广“铁桶”模式,稳定生猪生产,前三季度贵港市生猪出栏279.33万头,同比增6.4%。

立足补链条聚集群,实现农产品多重转化增值。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而深化农业产业链建设改革,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体系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改善产业效益。近年来,贵港市用活用好本地资源禀赋,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由卖原字号更多向卖制成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大力发展稻虾综合养殖,主推稻田平养、冬闲冬养、旱改水养、“光伏+稻虾”“藕田+稻虾”等五种模式,目前已建成综合种养稻虾田12万亩。全力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全链条合作经营等模式,目前全市中药材产业突破52万亩,穿心莲种植面积、产量均排全国第一;全市新增20亩以上中草药产业基地216个,其中创建标准化产业基地58个,形成艾草、淮山、肉桂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中央厨房、预制菜加工等新业态,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方便食品、净菜加工,探索贵港预制菜建设模式。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增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培育3个产值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专业村,培育2个产值超5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一批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

立足强品牌拓市场,提升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作出“培育一批‘桂字号’农业品牌”的重要指示,为提高农业品牌竞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贵港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推进全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为主线,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57个、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广西农业品牌19个,获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力争到2025年,全市累计培育24个广西农业品牌,建设3个数字化产地仓,持续提升农产品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商品化年处理和销售能力,持续擦亮“中国硒港”名片。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