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激活闲置农房铸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日期: 2019-05-22 15:03 浏览次数:69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浙江省绍兴市在全国率先探索“闲置农房激活”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改善村庄居住环境,乡村振兴步履坚实

“两年来,绍兴激活大批闲置农房资源,重点打造激活示范项目,探索出一条闲置农房激活利用的新路子,为全省农村深化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浙江省绍兴市副市长陈德洪5月14日在于绍兴市召开“闲置农房激活”改革现场推进会暨闲置农房资源集中推介会上表示。

绍兴市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改善村庄居住环境,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全国率先探索“闲置农房激活”改革,乡村振兴步履坚实。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浩萍谈起“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2017年3月,绍兴市在柯桥区启动“闲置农房激活”改革试点,首例落子平水镇岔路口村嵋山自然村。随后上虞区加入试点范围,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优势,着力唤醒农村沉睡资源、突破激活“三农”发展动能。2018年1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的指导意见》,把“闲置农房激活”改革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在绍兴落地的重要切入口,整体推进至全市域范围。

2018年7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点赞绍兴市“闲置农房激活”改革工作。随后,绍兴市“闲置农房激活”改革列入浙江省26条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典型经验。3月28日,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闲置农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上批示“绍兴市‘闲置农房激活’改革经验值得推广”,浙江省委副书记郑栅洁也作出批示肯定。4月11日,浙江省委改革办专门下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通知》,在全省复制推广“绍兴经验”。

记者现场获悉,本次绍兴市闲置农房资源集中推介,共展示了全市6个县(市、区)的31个闲置农房激活项目,共有9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截至目前,绍兴已实施激活项目894个,吸引社会资本25亿元,激活闲置农房123.6万平方米,带动农户就业10307人。

当下,伴随绍兴市农村“五星达标、3A争创”的深入推进,持续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强化政策保障、优化交易平台、加大推介力度、推进多元激活,认真做好“农房+”这篇文章,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农房+生态”乡村更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绍兴市结合“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通过修缮破损“闲置房”,整治散乱“空倒房”,原先村内无人居住、破败杂乱的房屋经过项目投入和专业设计改造,一跃成为村内有特色的“景色”,“空心村”变为“度假村”,“闲置房”化身“创作室”,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使城里人有到农村旅游、养生的迫切愿望,企业家、乡贤有到农村投资兴业的反哺冲动,农创客、大学生有到农村创新创业的真挚激情。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在“闲置农房激活”后的上虞区下管镇管梁村、丁宅乡上宅村芋乃湾自然村、诸暨江藻镇梓尚阁村等美丽乡村建设已日渐鲜活起来。

“农房+文化”乡风更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绍兴市“闲置农房激活”主张传承和弘扬各自的人文优势和特色文化,通过建设文化礼堂、农耕馆、创作室等乡村基地,举办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活动,既展示特色文化,又保持乡风乡貌,更浓郁乡情乡愁,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兴盛。

天姥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篇而闻名遐迩,历代诗人多有歌咏。新昌“尚诗堂·天姥山居”由南山村的千坑闲置民居激活改造而成,背倚天姥山西尖岗,下临王渡溪,项目激活改造18户53间荒废破旧房屋,精心打造文化民宿,注重文化创意,挖掘农村传统手工艺,让“老房子”焕然一新,重述南山历史、儒岙渊源,被评为2018年度浙江省白金宿级民宿。

“农房+人才”治理更有效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绍兴市“闲置农房激活”项目吸引大批乡贤、有志青年回村,包括外地大学生到农村投资创业,既带来了新技术新业态,更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有助改善农村社会治理。目前,绍兴市通过闲置农房激活吸引返乡创业人才已超过1500人。

海归硕士肖磊被新昌县生田村岩前自然村的古朴风貌吸引,从大城市辞职,投资1000万元,将仅有13幢闲置农房的“空心村”打造成了英伦风光的乡野体验实验室——沙溪生田社。各县(区)乡(镇)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乡贤参事会、产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与“三权分置”改革和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基层治理机制。

“农房+产业”乡村更富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绍兴市立足资源禀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政府引领、规划先行,吸引工商资本入乡,走特色经营之路,积极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养生养老、运动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实现产村融合发展。鼓励农民自主经营或以闲置农房出租、入股等方式,获得经营性或财产性收入,同时健全房屋租金合理递增机制,保障农户、村集体、投资者三方合法权益。

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新昌县东茗乡下岩村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激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先后被评为省级“农家乐集聚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康养村”;柯桥区平水镇宋家店村、嵊州市黄泽镇渔溪村分别盘活闲置校舍、水库管理房,吸引投入建设休闲旅游项目:诸暨市直埠镇紫草坞村统一改造闲置农房集中出租,被亲切称谓“红心租”。

记者了解到,绍兴“闲置农房激活”改革已经成为一项“硬任务”被列入对区、县(市)的乡村振兴考核和重点工作清单。全市将用“最多跑一次”的理念优化激活环境,加强土地、财政、金融等要素保障,开展前期激活项目“回头看”,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先行先试,率先出台激励政策,在创新中深化“绍兴经验”。(来源:《中国改革报》 记者 韩振峰 )

网站地图 办理公开
主办:绍兴市农业农村局 电话:0575-85208060
浙ICP备2023003998号 网站标识码:3306000039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